财经周评
财经要闻
1、农业农村部:当前春耕备肥正在有序推进,省级到位进度近七成。据农业农村部农资保供专班调度,截至2月底,省、市、县三级化肥下摆到位率分别为69.5%、62.5%、62.1%,均快于去年同期。主要化肥品种供应稳定,能够满足春耕用肥需要。
2、中证报:2022年北京投资促进和“两区”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累计新增入库项目5794个,累计新增预计投入资金10550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3、IMF亚洲太平洋部主任:中国经济的快速反弹将对亚太地区整体经济复苏产生巨大推动。中国经济每增长1%,将带动亚洲经济整体增长0.3%。中国是该地区大多数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国的旅游业有助于促进泰国和越南等国家的经济增长。
4、澎湃新闻:2月地方债发行规模为5761.38亿元。新增债券方面,新增地方债规模为4419.16亿元。新增专项债主要用于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棚户区改造。从省份和主要城市来看,河北省地方债发行规模最高,合计1026.73亿元。
5、美联储巴尔金:预计美联储并不会在2023年降息,一条谨慎的利率路径让美联储拥有更大的灵活性;有迹象显示美联储一系列加息行动正在发挥作用。
1、中信资本董事长:几十年高强度城市化建设,中国积累了相当庞大的城市商业资产,如商场、酒店、办公楼等。这些资产为城市商业活动提供了空间,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显著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城市商业不动产已经具备城市基础设施属性,具备纳入公募REITs的基础条件。
2、中新网:近日举办的海南省“土地超市”招商推介会上,三亚重点推介地块共计32宗,其中三亚中心城区18宗,海棠湾片区6宗,崖州湾片区8宗,总用地面积合约1500亩。推介城市更新项目6个,总面积约2万亩,投资额达1169亿元。
1、经济日报:全球资管机构正加快布局中国市场。今年以来,外资独资公募基金数量扩容至7家;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也在不断扩容,年内又有6家机构获批。同时,多家外资机构表示看好中国市场中长期投资潜力。我国以稳健的经济增长、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赢得外资青睐,显现出强大的“磁吸力”。
2、财联社:全面注册制新规下首家IPO新申报企业诞生,为沪市的药都银行,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随后有新申报企业陆续释出。根据有关衔接安排,自2月17日全面注册制推行的主要规则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后,将开始接收主板新申报企业提交的相关申请。
3、中国基金报:量化投资迎来开门红。包括主动量化基金、指数增强量化基金、量化对冲基金等在内的440只量化基金中有414只产品今年以来获得正收益,占比94%。其中,近60只量化基金年内回报超10%。
4、证券时报:沪深主板在审企业平移申报圆满收官。截至3月3日22时,沪深交易所合计已受理了390家在审企业的相关申报,其中申请IPO的企业234家,申请再融资的企业152家,申请并购重组的企业4家。整体来看,超过八成在审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平移。
5、 中国基金报:随着去年“股债双杀”、新股上市频频破发,以债为底、获取打新收益的打新策略基金遭遇资金退潮,今年公募权益类基金打新参与率也下滑10个百分点,出现了明显降温。业内表示,随着全面注册制制度红利释放、权益市场回暖的“双重利好”出现,今年打新市场环境正在积极向好。
6、证券时报:此前在证监会IPO排队的11家银行中,目前完成资料平移并对外披露进展的银行仅剩8家,其中上交所3家、深交所5家。重庆三峡银行、湖州银行和亳州药都农商行等三家银行信息未见披露。
财经知识
读懂定期报告系列 之四十四
非经常性损益通常包括:
1.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2.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3.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4.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省青企协金服委员会
招商证券西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