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周评
财经要闻
宏观经济
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2、央广网: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中央已同意香港可以与内地逐步有序实现全面“通关”。香港特区政府即时成立“通关”事务协调组,由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牵头与内地有关部门沟通落实推进“通关”的有关安排,并制定方案交由中央审批,期望在明年1月中之前逐步有序落实。
3、经济日报:应辩证看待居民储蓄意愿上升。住户部门持有的存款增多,这有利于经济稳定。倘若存款大幅下滑,这不仅会抬升银行的负债成本,也将制约银行的贷款投放能力。但住户存款增加过多也会抑制消费增长,消费意愿低迷不利于国民经济恢复企稳。
4、教育部: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举行,全国报考人数为474万。
5、文汇报:12月23日,上海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接诊发热患者40338人,较前一日增长5.6%,占全市发热诊疗量50.2%,超半数发热诊疗需求在社区解决。而上海市级医院发热门诊占比已从58%降至18.7%。全市2594个社区发热门诊(哨点)在此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缓解了二三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压力,就近满足了发热病患就医配药需求。
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2、大河财立方:12月24日,郑州市房地产领域银企集中签约和郑州市商品房团购系列活动举行。中原银行发布了专项金融政策,凡参与团购项目购房者,郑州限购区内首付比例最低30%,航空港区以及其他非限购区首付比例最低20%;郑州银行则为此次团购活动购房者打造了配套专属消费信用贷款,最高额度50万元,利率3.85%起。
1、央行原副行长胡晓炼:我国发展资本市场,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就要建立鼓励资本长期深耕实体产业、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机制,改变视短期进出、炒作获利为资本运作天经地义方式的惯性做法。在我国,资本应成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不应成为把猪都能吹上天的鼓风机。
2、证券日报:尽管年终业绩抢眼有助于基金公司打造品牌和产品营销,基金经理有望名利双收,但是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的专业机构,基金公司还是更应注重引导长线投资理念,切实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的作用。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投资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多角度考察产品的相关指标。
3、中国基金报:2022年市场接近收官,公募基金全年发行成绩、规模和业绩大体出炉。截至12月22日,今年以来公募新发规模1.45万亿份,居历史第三高;年内公募基金数量突破1万只,总管理规模摸高27.29万亿元,刷新历史新高。
财经知识
读懂定期报告系列 之三十五
省青企协金服委员会
招商证券西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