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周评
财经要闻
宏观经济
1、四川省成都市:紧急调整了9月3日相关措施。一是出行保障方面,市民群众及保供人员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以及出入登记卡、电子通行证等,可以出入小区(院落)、乘坐公共交通。二是市民就医方面,可凭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看病就医,各医疗机构严格预检分诊。三是学生入学方面,9月2日因核酸检测系统异常,没有及时进行核酸检测的学生,不影响今年秋季入学。
2、浙江省杭州市:自9月4日零时起,杭州市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从7天调整为72小时,自9月7日零时起开始扫码查验。
3、南京银行:网传有关该行杭州分行“爆雷”“取不了款”,以及冒充该行和有关部门名义发布的“兑付公告”“储户取款通知”“事项告知”等信息,均为虚假信息,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该行及辖属各分行一切业务正常,经营管理稳健良好。
4、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目前全世界共有82个国家约3.45亿人口处于极度饥饿中,而两年前这一数字仅有1.35亿人。当今世界正站在一个抉择的十字路口。在过去60年间,世界粮食计划署从未见过如此快速蔓延的粮食安全危机,这场危机严重影响全球这么多国家。
地产动态
1、重庆市:职工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多子女缴存职工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申请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降低为25%。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最高贷款额度提高到50万元;夫妻参贷的,家庭最高贷款额度提高到120万元。
2、证券时报:美国住房市场放缓影响显现,由于内部职能精简,花旗在抵押贷款团队内部进行了少量裁员。在此之前,摩根大通已裁撤数百名住房贷款业务人员,并将数百人调到了该行内部的其他新职位。富国银行也在考虑如何收缩庞大的抵押贷款业务,其中也包括裁员选项。
股市盘点
1、证券日报:7月以来,截至9月2日收盘,A股市场共计有1377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海外机构、阳光私募等各类型机构的调研。从所属行业来看,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等三大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占比最多,合计达到457家,占比超三成。
2、上证报:随着券商半年报披露完毕,券商“出海”业务上半年成绩单亮相。多家券商加码布局GDR业务;华泰国际成为目前GDR承销市场份额最大的券商。上半年,券商“出海”业务业绩排名“洗牌”结果,华泰国际以创收50.21亿港元、净利润13.10亿港元,获得国内券商国际业务业绩排名第一。
3、证券时报:二季度末,QFII持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电子行业。医药生物行业的持股数量明显下降,较一季度减少20股。电力设备和汽车行业的持股数量增量居前。申万31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获QFII加仓,加仓幅度超10%的包含通信、建筑装饰、非银金融等8个行业。
4、中国基金报:在目前A股上市的42家银行当中,江苏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上半年平均月薪分别为5.54万元、5.5万元、5.08万元,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上半年平均月薪增加了3619元、1533元,而招行则是下降了3013元。此外,宁波银行、沪农商行的平均月薪也超4.9万元。
财经知识
省青企协金服委员会
招商证券西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