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周评
行情又回到了震荡的格局,一季报已经公布完毕,一季度的业绩整体还是不错的。如果有一轮下探的话,估值基本上就消化的差不多了。目前结构性行情比较明显,主线是医药。目前市场集中炒作业绩较好、利润丰厚的医美行业,以及受到印度疫情影响的疫苗和原料药等医药细分行业,这些细分行业的逻辑目前无法证伪,所以很容易形成资金抱团。但对于医药行业仿制药来说,集采的利空效应还有待显现,没有被纳入集采的,就没有了市场份额;纳入集采的,售价及利润又被大幅压缩,所以相对来说,仿制药很难有大的空间。政策面,印度等地蔓延的新一轮疫情,一方面对美联储坚持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依据,使得美元流动性宽松得以持续;另一方面对我国供应链影响整体可控,甚至进一步扩大我国防疫物资和部分可替代消费品出口。在主要国家疫情防控形势逐渐明朗,但疫情走势一波三折的背景下,外需对国内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断显现。4月底政治局会议对下一阶段宏观政策的定调仍然是“稳中求进”和“不急转弯”,验证了千赢国际·(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之前对货币政策“求稳而非趋紧”的乐观判断。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深化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政策的连续稳定性应对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综上,四月结束的政治局会议对宏观政策的方向指引,有助于化解之前市场对未来政策走向的分歧与焦虑,未来市场焦点将重新回归经济基本面分析。操作策略方面,稳货币,紧信用”仍是主基调,股市结构性机会仍将延续。会议点名学区房炒作,年前热闹的地产产业链方向将严重承压,注意相关板块风险释放;可逢低关注行业景气度高,且估值较为合理的科技股,包括半导体、面板、锂电等相应上游的机械和材料;半导体芯片主题股票长期超跌后,近期已有少量个股反弹出现新高,或将带动该板块全线快速上涨。
财经要闻
1、新华社:据统计,目前至少有2亿人口正处于35岁前后。对于很多中产阶级来说,35岁的危机感不仅来源于求职“天花板”,还有“上不去下不来”的发展困境和“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存压力。被负面定性,成为焦虑的一大来源;“长江后浪推前浪”进一步加剧了压力。
2、日本总务省:截至4月1日,日本14岁及以下的儿童人口为1493万,同比减少约19万,创1950年以来新低。在连续47年的下降之后,儿童人口占比降至11.9%的最低值。2岁以下的儿童占265万,相对数据低于其他年龄段,反映了出生数量的下降。
3、央视财经:美媒称,去年夏天因疫情原因,游泳和泡澡使得氯消毒片的使用量激增,导致美国遭遇史上最严重氯短缺。分析称,今年美国氯消毒片价格或将上涨70%,不少地区的价格已经翻番。而美国最大的氯气生产商之一的生物实验室公司此前因飓风破坏,2022年春季才能恢复运行,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短缺。一些供应商已经开始限制客户的购买量。
一、宏观经济
1、国铁集团:5月3日,铁路客流保持高位,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374.5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3.2%。5月4日,返程客流递增,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520万人次。
2、央视财经:“五一”假期实体商超流量大增,线上消费旺盛。“2021年全国消费促进月”启动24小时后,仅上海五五购物节累计消费金额已达173亿元,同时段同比增长了11%。5月1日-2日,全国各大城市重点商圈人流量明显增长,其中长沙、深圳、南京、天津等地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实体商超人气回暖的同时,线上消费热度不减,假期前两天投递快递包裹近5亿件。
3、时代周报:目前1995-2009年出生的中国Z世代人群数量已经达到2.6亿人。这些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年轻人,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之下,拥有着独特而又充满个性的特点。他们一边积极投资,奔赴基金、数字货币;一边用获得的收益为自己的兴趣付费。“敢赚敢花”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真实画像。
4、环球时报:美国国防情报局对美国国会表示,在未来20年发展高科技武器装备方面,中国和俄罗斯是美国的关键对手,中国的进步速度正在明显加快,俄罗斯的发展速度受到多重因素的阻碍。到2050年,中国将发展成为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军事强国。
5、韩联社:近日韩国警方对一家加密货币交易所进行了突击调查,共搜查了22个场所,包括该交易所的总部及员工的住所,并冻结了2400亿韩元,约合2.39亿美元的加密货币。
二、地产聚焦
1、克而瑞:4月,受5个重点城市首次集中供地的影响,地市热度明显上涨,各大房企拿地积极性有所提升,销售TOP50房企单月拿地金额同比上涨29%。5个首次集中供地的城市分别为广州、重庆、沈阳、长春和无锡,累计成交地块155宗,成交金额超过2000亿元。
2、中国恒大:4月,实现合约销售金额681.4亿元,同比增长4.5%;1-4月,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金额2213亿元,同比增长4.1%。
3、碧桂园:4月,共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528.2亿元,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594万平方米。
三、股市盘点
1、周二,恒生指数涨0.70%,报28557.14点。国企指数涨0.49%,报10765.72点。
2、中证报:A股2020年报收官,白酒行业诞生了多个“年度之最”。其中,贵州茅台以466.97亿元的净利润,成为最赚钱的白酒企业,在4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高居第13;酒鬼酒股价2020年涨逾3.3倍,成为股价涨幅最大的白酒企业;人均薪酬最高的是贵州茅台,超过30万元;董监高薪酬总额最多的是水井坊,以1817.57万元在白酒企业中领先。
3、《福布斯》: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现在拥有的亿万富翁数量超过了谷歌和Facebook等美国科技巨头。根据他们在宁德时代的股份计算,共有9位高管和早期投资者的财富达到了10亿美元以上,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47位,身价达325亿美元。
财经知识
4月30日,深交所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创业板上市委员会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要求,完善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下并购重组审核机制,更好发挥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功能作用。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实施以来,深交所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坚持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的三原则,结合存量市场改革特点,着力构建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审核机制,全力保障创业板并购重组审核工作平稳开展,市场各方获得感增强。一是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严把重组审核质量关。针对部分重组标的财务指标异常等情形,通过加强针对性问询、咨询行业专家、提请现场督导、采取自律监管措施等多种方式,有效形成监管震慑,不断督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截至2021年4月30日,对3家重组申请的独立财务顾问实施现场督导,对2家独立财务顾问和1家上市公司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对2家独立财务顾问出具监管关注函,有6家公司主动撤回并终止交易。二是着力提高审核效率,提升企业改革获得感。在严格保障审核质量的同时,深交所通过优化重组审核流程,不断提高审核效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并购标的上市,持续提升企业改革获得感。截至2021年4月30日,已有8家重组申请通过深交所审核,7家已注册生效。三是坚持透明搞改革,明确市场预期。通过审核信息公开网站和深证服APP,实现审核标准、进程、结果和监管措施的全链条公开,审核全过程让投资者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同时,针对典型案例项目,以编写案例或常见问题解答形成审核动态的方式,做好审核标准公开及政策解读工作,强化阳光审核,明确市场预期。随着注册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逐渐出现。一方面,部分创业板重组项目标的资产质量有所下滑,标的资产呈现轻资产化特点,评估增值率较高;另一方面,少数上市公司尚未真正具备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相关制度安排需要结合注册制改革实践,进行调整完善。在总结前期创业板并购重组审核及上市委运行实践经验基础上,深交所进一步优化完善并购重组审核机制,拟设立创业板并购重组委员会,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和重组上市申请进行审议,同时审核期限将从现行的45天相应延长至2个月。调整期限目的是与增加审核环节相适应,深交所持续致力提高审核效率,从已审核通过的8家重组申请来看,从受理到提交证监会注册平均用时为35.8天。注册制改革是这轮资本市场改革的总纲,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深交所将继续认真践行“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方针,按照“四个敬畏、一个合力”要求,坚持“开明、透明、廉明、严明”工作理念,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持续完善基础制度,加强审核质量把关,不断提升审核效率,扎实做好创业板并购重组注册制审核试点评估和改进优化工作,为存量市场改革积累经验,发挥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把握好实施注册制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关系,切实保障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行稳致远。(免责声明:本文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省青企协金服委员会
招商证券西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