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周评
财经要闻
1、证券时报:美债市场的波动正在对全球的股票市场产生强烈冲击,美债收益率上行速度远超分析预期,这更多的是一只“灰犀牛”,而非“黑天鹅”。作为全球资产定价的“锚”,美债收益率上升导致高估个股更加脆弱,正视“灰犀牛”才能在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值得警惕的是,市场的风险偏好已在悄然转变。一些2021年以来高位买入“核心资产”的投资者,反而忽略了高估值背后的高风险,沉溺于一些明星基金经理过往出色业绩曲线衍生出来的线性推理,却对风险防范并不充分。
2、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让所有国家公平地获得安全的疫苗、诊断和治疗方法是所有部长和行长们的首要任务,努力提升对未来的大流行病的防范能力也同样重要。同时,讨论了联合行动和强有力的政策合作所带来的好处,并一致认为应避免过早地撤回财政和货币支持措施。《G20行动计划》将在2021年4月更新,旨在应对新的和先前存在的挑战。
3、中证报:青岛、济南先后发布通知,提及宅地出让实行“两集中”,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全年将分3批次集中统一发布住宅用地的招拍挂公告并实施招拍挂出让活动。业内称,该政策有助于稳定地价预期、降低土拍溢价率、改善项目利润率。叠加“三道红线”等因素,预计房企合作拿地案例将增加。
一、宏观经济
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2、新华网:印花税法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草案总体上保持现行税制框架和税负水平基本不变,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和证券交易印花税有关规定上升为法律。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作了必要调整,适当简并税目税率、减轻税负;借款合同、买卖合同、技术合同、证券交易等税目维持现行税率不变,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对证券交易的出让方征收,不对受让方征收。
3、中新网: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1.9万亿美元新一轮经济救助计划。这项由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计划,旨在为受新冠疫情影响的美国家庭和企业提供财政支持。其中包括,直接向符合条件的美国人支付1400美元的补助金,为符合条件的失业者提供每周400美元的失业救济金。
4、伯克希尔哈撒韦:2020年第四季度,运营利润50.2亿美元,同比增长14%;现金储备为1383亿美元;2020年公司斥资247亿美元回购其A类和B类普通股。巴菲特表示,永远不要看空美国。此外,伯克希尔哈撒韦2021年的年会将于5月1日在洛杉矶举行,而不是在奥马哈。
二、地产聚焦
1、东莞市住建局:出台“莞六条”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对于非户籍居民家庭,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的连续缴纳社保年限要求由两年延长到三年;对于离婚购房,夫妻任何一方自离异之日起两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旨在抑制投资投机型购房行为,堵塞炒房漏洞。
三、股市盘点
1、证券日报:就近期基金研判股市大势的方向来看,公募基金“偏谨慎”,强调市场可能存在风险,私募对当前市场的判断仍然乐观。公募基金中,兴证全球董承非春节前表示,市场已经脱离基本面,进入资金正反馈过程;前海开源王宏远近期表示,全球多个经济体大规模货币宽松形成的泡沫逐渐迎来拐点,刺破这一泡沫的会是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预期。私募基金中,星石投资认为,受益于全球疫情改善、疫苗接种加快,春节期间大宗商品价格走强,市场对通胀和经济复苏预期增强,受益于价格和需求双回升的周期行业受到青睐;高毅资产邓晓峰认为,市场将基于企业的内生增长和估值水平,重新判断、调整。
2、港交所:截至2020年底,香港及国际投资者共持有的A股市值为2.3万亿元,6年间增长约25倍;内地投资者持有的香港上市股份也从2014年年底的131亿港元大增至2.1万亿港元。
3、纽交所:将根据美国前总统特朗普2020年11月签署的一项禁止美国人投资“有军方背景的中国企业”的行政令,启动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美国存托凭证的正式摘牌程序。将于3月9日凌晨4点暂停中海油美国存托凭证的交易,但未公布计划何时完成中海油的摘牌程序。
4、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2月26日,由于“交易和社交媒体活动存在问题”,暂停15家公司的证券交易,以回应在最近市场波动期间可能利用投资者的企图。并会积极监测与社交媒体上股票促销相关的可疑交易活动,在适当的时候迅速采取行动停止交易。
财经知识
省青企协金服委员会
招商证券西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