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周评
财经要闻
1、新华社:提升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长三角区域城市开发建设早、旧城区多,改造任务很重,这件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城市长远发展,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同时,不能一律大拆大建,要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要坚决防止借机炒作房地产,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长效机制,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银保监会: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万亿元,同比下降9.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5.86个百分点。银行业净利润下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前7个月已向实体经济让利8700多亿元;二是不良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加大,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1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689亿元。
3、央视《对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表示,我国已于7月22日正式启动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表示,新冠疫苗Ⅲ期临床试验入组超2万人,有效性正在进一步观察中,入组速度好于预期,非常值得期待。
4、海南省副省长沈丹阳:海南将积极争取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贸易、跨境投融资和穿透式监管中的应用。同时,海南正在积极争取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落地,加快吸引和集聚一批国际顶级资产管理机构。以及,海南正在加快研究出台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暂行办法,加快吸引境外资本投资海南PE和VC市场。另外,海南正在建设海南国际清算所。
一、宏观经济
1、新华社: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三省一市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要支持一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2、央行副行长范一飞: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资管新规两年来,资管行业转型规范取得显著成效,行业正在步入规范发展轨道。鼓励资管行业增加权益性资产和另类资产配置,坚持长期投资理念,适当拉长考核周期,加快推进我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加大养老型资管产品创新,培育和发展长期资金,为我国直接融资体系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3、经济观察报:多位市场人士表示,一直在修订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有望出台,这也是在PPP的多项规则文件因时间失效后,修订出台的第一份规章制度。一位PPP市场人士表示,新的操作指南出台,对PPP推动来说是利好。新的政策对于市场是给予市场的一个稳定的预期。
4、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下一步,要继续完善期货品种体系建设,加快商品指数和更多商品期货期权品种研发和上市。支持相关机构开发更多商品指数基金、商品指数ETF等投资产品。要进一步畅通大宗商品市场投资者管理财富的渠道。进一步推动国内银行、证券、保险、公募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规范利用商品期货市场进行资产配置。
二、地产聚焦
1、中证报:8月上中旬,房地产行业信用债发行规模高达261亿元,融资规模维持高位。大部分房企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市场变化,加快储备资金,长期和短期、境内和境外、高成本和低成本的融资屡见不鲜。
2、央视新闻:7月韩国房产交易量达14.1万套,同比大幅增长110%。1-7月累计交易量高达76.2万套,同比近乎翻倍。月度交易量和累计交易量双双创下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高水平。近3年来,韩国累计颁布了23项房产新政,然而在政策高压下,首尔公寓楼价格却大幅上涨了52%。很多韩国民众担心房价继续攀升,着急出手购房,掀起了一拨恐慌性购房潮。
三、股市盘点
1、国信证券潘焕焕:不管是外资还是内资,头部管理人都是关注优秀资产的,头部管理人和优秀资产本身会形成一种良性的正向反馈机制,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经由头部管理人持续分配至有强劲基本面支撑的优秀资产中去,优质资产会充分享受居民财富配置的大浪潮。优秀的公司和管理人会持续得到嘉奖,在不远的将来,千赢国际·(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一定会看到若干个万亿级别的公募和千亿级别的私募。
2、上证报:创业板注册制交易完成最后一次“实战演习”,券商信息系统大扩容。东海证券对交易系统的性能按平时容量的6倍扩容;广发证券系统处理能力达到了历史峰值的6倍;湘财证券也将系统处理能力提升到历史峰值的3倍以上。
3、中国基金报:Oaktree(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近期已经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公司100%控股股东正是橡树资本(香港)有限公司。橡树资本是全球最大不良资产投资机构,在投资界有着“困境资产投资之王”、“华尔街秃鹫”之称。公司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曾成功预言2000年的科技股崩盘和2008年金融危机。
财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