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周评
财经要闻
1、证券时报:从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了解到,首批新三板基金较高风险等级(R5)设定,以及较低的投资比例限制,在后续基金产品设立中将很快改变。权威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已经定了,不再限制(比例);风险等级也是基金公司自己设定,现在降低风险评级了。目前监管正在加快新三板基金的审批进度,基金公司也在加快产品设计进度。
2、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千赢国际·(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能够看到,观众进场观影的信心正在慢慢恢复;未来两周,千赢国际·(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有信心票房能恢复到同期水平的三分之二。观众们经过了长达180天的等待,现在千赢国际·(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需要将优质内容更好地推送给他们。
3、中泰证券李迅雷:近日中美紧张局势升级只是市场的一个触发因素,更主要的是市场供需变化带来的正常调整,中美关系只是扰动市场的短期因素。经济和企业盈利基本面并不支持所谓的“全面牛市”。中国股市指数上涨,是由于原有估值体系正在经历修正,指数中权重较大的股票估值在走高。
一、宏观经济
1、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促进相互贸易和投资,对于促进各国经济稳定发展、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具有重要意义。
2、大连发布:即日起,全市人员原则上实施非必要不离连,确需离连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大连机场提醒广大旅客,乘机须提供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检测证明无法乘机离连。大连汽车客运总站自7月25日12时起暂停大连市全部线路售票。
3、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对当前宏观政策举措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有必要进行充分评估,并做好适时退出扩张力度较大的政策操作的准备。不管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有必要做考虑。在疫情条件下,扩内需的重点应当是扩消费。保订单可能是扩内需更重要的政策着力点。
4、新华社: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7月23日至25日到新疆调研疫情防控工作。孙春兰强调,疫情防控的关键在于落实“四早”要求,要尽快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和质量,发现病例及早报告,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工作,尽快把疫情传播链条搞清楚。
5、美国联邦法院:根据华盛顿法律,将比特币定义为“货币”。
二、地产聚焦
1、中证报:近日,北京地区出让多宗不限价地块,房企参与积极性较高,溢价率整体走高。截至7月24日,今年以来北京市场土地出让额达到1285.6亿元,仅次于杭州、上海、南京。其中,不限价土地出让金额达966亿元,远超限价土地出让额。
2、澎湃新闻:富力地产计划于近日发行2020年小公募,募集规模为10亿至20亿,期限为两年或三年,将于深圳交易所上市。本次发行的小公募综合收益率将较高,目前发行人仍在就收益率等问题与潜在投资人沟通,对发行人来说综合融资成本或许超过10%。
三、股市盘点
1、中国基金报:随着上半年医药板块的不断上涨和基金加仓配置,医药行业在公募基金中的总市值和股票投资市值占比也不断抬升。基金二季报数据显示,公募基金配置医药行业持仓比例达到23%,创下历史新高,上半年业绩“霸榜”的医药主题基金也大幅吸金,产品规模出现激增。
2、证券日报:基金二季报透露最新战略布局,逾七成银行股获基金增仓。截至二季度末,基金持有1501家公司股票,合计持股592.56亿股,其中,新进与增持1336家公司股票,银行、食品饮料、电子、钢铁等四行业占比居前,分别为:72.22%、60.20%、50.18%、50%。截至二季度末,基金新进增持26只银行股,占行业内成份股比例高达72.22%,位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
3、上证报:在纯债基金、货币基金、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的环境下,横跨股债两市的公募“固收+”产品受到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青睐,逐渐成为替代理财产品的新选择。截至二季度末,“固收+”产品规模已突破万亿元,成为公募产品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4、全国股转公司:首批32家新三板精选层公司发展模式多元,有“大而优”也有“小而美”,其中17家属于高技术产业。在股票公开发行阶段,投资者认购积极,平均网下申购倍数23倍,平均网上申购倍数434倍,平均单只股票申购投资者36万户。
5、理想汽车:向美国SEC更新招股书,公布发行区间为8到10美元,准备发行9500万股,最高募资近10亿美元。其中,美团认购3亿美元,字节跳动认购3000万美元,王兴认股3000万美元。
财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