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周评
市场跳水的逻辑:不设GDP目标——刺激低于预期——市场跳水。 国外疫情方面,欧美有所反弹,南美、俄罗斯、印度仍在高位,南美有可能成为新的疫情震中;复工防控方面,欧洲审慎放松,美国所有州采取放松限制措施。 国内政策方面,2020年不设增长目标,安排赤字率3.6%。一方面,不设2020年GDP增速具体目标,体现了今年全年全球疫情和经济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较大,促就业、保民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思路。另一方面,不设GDP目标不代表政府会放任经济下行,保就业、稳民生等其他目标均需要经济增长的支撑,这些指标其实隐含了一定的GDP预期增速,底线思维仍在。 财政政策方面,数量上没有超预期,财政赤字、专项债额度、特别国债规模均在预期之内,但是非常明确并细化了财政支出的重点方向,“两新一重”将成为下一阶段投资端的核心着力点。其二,扩内需最终落在了促投资上,促消费并没有过多表述,消费这一块的力度是有点低于预期的;这一点,盘面上白酒、医药出逃严重能够真实反映。 货币政策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M2和社融增速明显要高于去年,接下来有可能是宽货币叠加宽信用,预期要好于财政政策。但普遍猜测上半年降准降息的概率减小,力度有些不及预期。 政策不及预期,就是利空落地,利空落地需要时间消化。获利盘出逃严重,市场会在阴跌或震荡中再找一个平衡点企稳。从长期看,经济困难,后面可能会持续放水,上涨过程必然是有波动的。但回调肯定很难破2646的低点,更别说是2440点。毕竟,水虽然没有大放,但陆续也放了不少,要跌回到那时候的估值水平,不现实。 北京时间23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共计33家中国公司及机构列入“实体清单”。继515华为芯片事件之后,美国“实体清单”又再次扩容,美国一直在对中国科技领域实行全面的围追堵截,最终目的是为了限制中国的科技创新,尤其是5G、人工智能等中国战略方向,科技再次成为中美博弈的核心领域。 总的来看,消息面利空较多,对盘面形成了较大压力。两市成交低迷,决定了存量市场的震荡结构。后续要关注美国的反应,另外需要密切关注港股走势。消息面影响较大,又处于缩量状态,A股难有表现。后市可能还是会处于缩量震荡或缩量阴跌的走势。
财经要闻
一、宏观经济
1、新华社: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脱颖而出。要顺势而为,把法律短板及时补齐,在变化中不断完善。此外,对千赢国际·(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2、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受疫情影响,当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之下,不设定GDP增长目标,是实事求是的做法。如果贸然设置增长目标,势必要采取更多更强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那么当再次遇到不确定性时,可能会陷入被动的局面,不利于各领域的健康发展。
3、上证报:信贷审批时不得强制企业购买保险,银保监会等六部门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银保监会、工信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近期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就信贷、助贷、增信、考核等6个环节,提出了20条要求,以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各环节收费与管理。
4、小米创始人雷军:回应小米与格力的比拼称,如果有助于整个中国制造业变得更强大的话,愿意接受续约。小米在2019年和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格力,小米非常愿意加入到推动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升级的过程中。
5、俄罗斯总统普京:俄新冠病毒疫情总体趋于稳定。在过去两星期里,总检测人数增加到近300万人,每天检测量达到24万份,还需要继续增加检测量。疫情可能会在10底、11月期间再次暴发,应对此做好准备。另外,俄罗斯专家表示,俄罗斯计划于今年夏季结束前开始生产新冠病毒疫苗。
二、地产聚焦
1、信义集团董事局主席李贤义:保障类住房的租赁、销售,要长期实施封闭流通,不能变相流入市场变成小部分人牟利的工具。对于保障房的获取,不仅要重视审批,更要注重管理运营。
三、股市盘点
1、国泰君安:基建板块有可能走出贯穿全年的行情,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地产板块。现在市场的关注度都集中在基建上,但基建再超预期的难度比较大,这个时候预期最低点反而是地产。
2、全国政协委员刘伟:目前国外成熟资本市场均采用无涨跌停板和“T+0”的交易制度,建议可以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按照稳妥起步、循序渐进原则,有步骤地加快交易制度改革。放开涨跌停板交易限制、实行“T+0”交易制度,有利于提高股票的定价效率,也从一定程度上能抑制通过涨跌停板进行投机交易的行为。
3、证券日报:目前有82家券商手握创业板IPO项目资源。持有20单以上项目的券商有10家。其中,中信建投持有项目最多,为47单。82家券商携项目“备战”创业板注册制,头部券商IPO承销份额或将进一步提升。
4、富时罗素:公布其第一阶段第四批次纳入A股的名单,此次仅新纳入两只A股股票,未剔除A股股票。新纳入的两只股票为浙商银行和渝农商行。此次指数调整将于6月19日收盘或6月22日开盘生效。此次公布的只是初步名单,指数生效前还会有所调整。生效后,A股在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系列中的纳入因子将从17.5%升至25%。
财经知识
原油期货是以远期原油价格为标的物品的期货,是最重要的石油期货。由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品质的标准化合约,是期货交易中的一个交易品种。原油期货合约在交易所挂牌上市后,以公开竞争的形式进行买卖。 在20世纪的前70年里,西方跨国石油公司通过“租让协议”控制中东地区绝大部分石油资源,进而控制石油价格。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成立,标志着当时西方世界石油价格的控制权开始逐渐向OPEC转移。20世纪70年代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先后爆发了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开始随着OPEC对石油供应的控制而大幅上涨。20世纪80年代,非OPEC石油生产国的石油产量逐渐超过了OPEC产量,全球石油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随之油价暴跌。世界石油市场进入了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多元定价阶段。 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加剧,市场产生了规避价格风险的强烈需求,“反向石油危机”标志着OPEC单方面决定石油价格的格局逐步瓦解。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石油期货市场发展迅速。 目前国际上有十余家交易所推出了原油期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旗下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洲际交易所(ICE)为影响力最大的世界两大原油期货交易中心,其对应的WTI、布伦特两种原油期货也分别扮演着美国和欧洲基准原油合约的角色。另外,迪拜商品交易所(DME)上市的阿曼(Oman)原油期货也是重要的原油期货基准合约。 2018年3月26日,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上市交易。根据国际期货业协会(FIA)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按全年交易量来看,排名靠前的原油期货合约为莫斯科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纽约商业交易所的WTI原油期货、洲际交易所的布伦特期货合约、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的迷你原油期货及原油期货合约、洲际交易所的WTI原油期货合约、以及上期能源的上海原油期货合约。 原油期货价格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利润和税金;二是期货交易中发生的成本、商品流通费用和预期利润。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原油生产中的成本并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影响国际原油期货的价格。原油资源全球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原油需求的刚性,使得原油生产中存在高额的“级差地租”。世界原油的价格一般向高成本原油和替代能源的价格看齐,实际上原油的生产成本远低于它的售价。原油生产中前期用于勘探和开发的成本,主要是通过影响生产者的产量决策进而影响市场供应量,最后才间接影响市场价格。期保值者参与期货交易的主要目的是锁定交易风险,并没有太高的利润预期,但投机者参与市场就是为了在价格波动中寻找机会获利。投机者的参与是市场活跃的重要条件,也是合约成功的重要基础,期货交易中预期利润,原油期货的价格也反映着他们合理的利润预期。期货贸易以未来实际物品的可交割性为基础,因此期货合约都规定了交割地点,由于大部分交易的原油不在交割地生产,因此生产者必须将它们运至交割地并将相应的费用纳入,包括期货商品的运杂费、包装费和保管费,从而构成原油期货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油作为商品,与其他的商品一样,其价格也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但是原油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对于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因素很多,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的影响。 套期保值是以规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即在买进或卖出实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从而在“现货”与“期货”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以使价格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例如7月份,某油田了解到现货原油价格为350元/桶,期货市场9月份原油合约价格为370元/桶,油田准备加紧生产卖出原油的同时在期货市场卖出相应数量的9月份合约。8月份,现货原油价格下降为325元/桶,期货市场9月份原油合约价格345元,油田买入相应数量的9月份原油期货的操作。油田8月份卖出原油现货,比预计少赚25元/桶,但是在期货市场,8月份的买入仓单与7月份的卖出仓单对冲,每桶挽回损失25元。通过这一套期保值交易,消除了价格下降对油田的不利变动影响。
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当地时间4月20日暴跌,5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价格暴跌约300%,收于每桶-37.63美元,历史首次跌入负值,盘中最低报每桶-40.32美元。原油期货暴跌引发市场关注。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原油期货市场价格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原油期货投资与股票投资一样,存在投资风险,期货合约建立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合约出现负值意味着投资者倒赔,期货投资风险更甚于股票。投资者参与期货投资或期货相关衍生金融产品投资,需要充分关注投资产品的风险,具备相应的投资知识,不要投资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产品。